日本花道 (生け花),也稱華道,起源于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,隨著佛教傳入日本。公元593年,日本推古天皇冊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作為遣隋使前往中國,學習了佛教禮儀和供花文化。小野妹子學成歸來后,將中國的佛前供花文化帶入日本,并在京都池坊進行研究和傳播,因此池坊成為了日本插花發(fā)源地,小野妹子也被尊為日本插花始祖。
花道的發(fā)展
在室町時期(1392年-1573年),插花開始由宗教性轉向觀賞性,供花器皿也簡化成了三件。這一時期,日本與中國元、明朝有頻繁的貿易往來,大量的中國文物流入日本,包括唐物花瓶,這些花瓶的裝飾性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,使人們在欣賞唐物花瓶的同時開始關注插在花瓶中的花,因而花的觀賞性傾向不斷高漲
到了江戶時代中期,出現了“生花”花形,強調花材的生命力和自然美。16世紀后期,出現了“投入花”,即將花材自然地插入花瓶中,展現出隨性自在的風格。1717年,《花道全集》的出版標志著花道藝術的進一步發(fā)展。19世紀90年代,“盛花”形出現,使用水盤或籃子來盛放花材,成為現代插花藝術的主流。20世紀初,“自由花”花形出現,強調個性化表達和自然之美
花道流派
池坊流為日本花道的始源。其傳統(tǒng)的最高花型是“立華”,由佛前供花演變而來,是以一種抽象性的意念來模仿山水畫,通過枝條的前后左右伸展,充分展現出大自然的韻律美感。池坊流的傳統(tǒng)造型具有一種典雅高貴的氣派,枝條舒展,能充分展示東方之美。
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戶初期由未生齋一莆(1761-1824)創(chuàng)立的另一個花道流派。未生流派致力于花道知識的普及,將儒家的天地人合作為插花的原理?;净ㄐ螢轶w現天圓、地方統(tǒng)一體的兩個直角三角形。其作品特點是明快、簡潔。
古流是江戶時代中期新興的插花流派,它講究陰陽五行學說,以天地人來表現倫理教義。古流的最高花型是“生花”,一般采用單枝花材,通過花器的支撐物來表現自然景觀,不限于壁龕裝飾。古流的風格注重格律,并使用古典花器,如專用的竹花器或銅花器,并配有專門的花臺。
草月流是戰(zhàn)后興起的新流派,由敕使河原蒼風創(chuàng)立。草月流著眼于現實生活,組織造形,將西方的藝術觀點糅合于
插花藝術之中。鐵絲、塑料、玻璃、石膏等均成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輔助材料。
花道對日本文化的影響
日本花道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,它還反映了日本人的自然觀、美意識和倫理觀念?;ǖ赖陌l(fā)展與日本的宗教文化、茶道文化、自然主義傾向等密切相關?;ǖ赖乃囆g特點包括空靈清幽、色彩豐富、淡泊寂靜,這些特點體現了日本文化中的自然主義傾向和禪宗美學的影響?;ǖ赖陌l(fā)展歷程和藝術特點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它不僅影響了日本的文學、藝術和建筑,還成為日本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